CBA与NBA的比较:对抗强度与体能表现之差异
CBA联赛已进入半决赛,而NBA季后赛也激烈进行中。从整体感觉上,NBA比赛的强度和吸引力似乎高于CBA联赛。在这种高强度比赛中,NBA球员很少倒地不起,即使偶尔受伤也会尽快退场。相比之下,在CBA比赛中,常见因对抗倒地不起的情况,甚至有长时间无法重新站起的情形。或许这是CBA与NBA最大的不同,也可能是中国男篮与国际强队之间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
作为国内顶级联赛,CBA的对抗强度极高,特别是季后赛时更是如此,球队之间的竞争变得非常激烈。在NBA比赛中,内线球员和后卫之间的界限模糊,几乎每个球员都能发动进攻,尤其是篮下得分难度极大,每次扣篮都充满力量感。尽管中国人与黑人在身体素质上存在一定差距,但投篮技术和控球能力似乎与身体素质关系不大。职业运动员需要注重基本功,除了技术提升外,身体对抗能力至关重要。
类似于练习武术需注重脚下功夫,体育竞技更需要出色的体能。不仅仅是天赋,更需要坚持付出巨大努力。NBA球员除了天赋外,努力同样至关重要,他们经历长时间高强度训练,在比赛时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近期观看NBA季后赛比赛后,感受到其全面对抗强度胜于CBA。尽管各支球队都充满球星,比赛仍然充满激烈竞争,却很少见球员因撞击倒地不起。
比如湖人与掘金的对决,伤愈复出的40岁詹姆斯、带伤战斗的戴维斯、穆雷和小波特,虽然受伤但未影响比赛观赏性及球队实力。赛场上的对抗激烈而没有频繁倒地情景。无论是独行侠、太阳、快船、雄鹿还是凯尔特人,球队之间对抗强度十足,尽管有摩擦但并未导致比赛严重停顿。相反,在CBA赛场,尤其是季后赛,频繁因对抗而造成球员倒地并影响比赛进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