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破世界纪录!!90后昆明小伙郑涛连夺两枚金牌

小时候因意外失去了双臂

但生活带来的不幸并没有压垮他

从14岁开始,郑涛接触游泳

并进行了长达8年的训练

郑涛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

在2012伦敦残奥会

男子S6级100米仰泳决赛中

郑涛后来居上赶超队友贾红光

以1分13秒56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和残奥会纪录

夺得中国队在伦敦残奥会游泳项目的首枚金牌

郑涛赛前出场。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

2016年里约残奥会

郑涛以1分10秒48的成绩成功卫冕

并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和残奥会纪录

本届东京残奥会

在8月26日的男女混合4×50米自由泳接力20分决赛中

郑涛与另外3名搭档以2分15秒49率先撞线

刷新世界纪录

共同为中国队夺得金牌

至此,郑涛已在东京残奥会收获了2枚金牌

同时也实现自己的残奥会“三连冠”

郑涛在比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

每次触壁只能靠头部助力来完成

提到郑涛,云南省残疾人游泳队教练熊小铭说,“郑涛对教练的意图洞察比较准确,比如说今天这堂课我要达到什么目的,他就会按着这个目的去要求自己,就按这个目的去练。因为他是个老运动员了, 我们在交流的时候会从技术上、体能上的事情探讨得比较多,是个动脑子的运动员。”

在伦敦残奥会男子S6级100米仰泳比赛中,接近终点时,郑涛以头触壁。

由于没有双臂,郑涛在日常训练中的每次触壁只能靠头部助力来完成,这需要忍耐无数次的疼痛。

“我们教练在上面,尤其在计时的时候,我们都说,训练的时候你不要用头去触壁了,因为真的非常疼,看着都非常心疼。但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他就跟我说,‘教练,如果我不用头触壁,我每次的成绩就不准确,所以你不用怕我疼。我每次这样触壁是为了以后比赛,我自己可以表现出自己的实力。”熊小铭说。

“女儿,好好看看我,没手也能游这么快呢”

郑涛1990年出生于昆明呈贡的一个贫困家庭。小时候,一场触电事故夺走了他的双臂。2004年,云南省残联来村里选游泳苗子,郑涛的父母不肯,但郑涛说想去试试,因为他“不想做废人”。看到小郑涛,教练张鸿鹄一眼就瞧上了。

“这孩子身体条件适合游泳,但更重要的是能吃苦。”回忆起那次选材,身为郑涛伯乐的张鸿鹄向记者说。他说这段话时就站在郑涛身边,替爱徒拿着颁奖时所得的花束。

张鸿鹄没看走眼。郑涛比任何人都努力。加入游泳队后,别人在水里呆5个小时,他就在水里呆八九个小时。靠着天赋和努力,郑涛入选国家队,并在伦敦和里约都拿了金牌,国内外各级比赛也获奖无数。就像他最喜欢的歌曲《改变自己》唱的那样,郑涛扭转了命运强加给自己的人生轨迹。

“他就代表一种体育精神,不管健全也好,残疾也好,一直在努力。”张鸿鹄说。

在东京残奥会针对媒体的服务官网上,介绍郑涛个人信息的页面上写着他的座右铭:“更快、更高、更强。”在东京,郑涛证明了自己。

郑涛有一个两岁零七个月的女儿。“我想对女儿说,好好看看我,没手也能游这么快呢。”郑涛笑着说,“作为父亲要给女儿树立榜样。”

郑涛曾说

“游泳让我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后来渐渐拿到一些成绩

我面对别人的时候没那么自卑了”

今天

我们想对你说

郑涛

你是我们昆明人的骄傲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姗

部分来源:新华社、云南网、央视网、都市条形码

编辑:周晓雪

编审:周婷

终审:周健军

长期接受来稿,投稿邮箱:zscc812@sina.com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资讯尽在掌上春城新闻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