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不放人?这么做试试看吧
在现代足球世界,由于金元的肆虐外加全球化的格局,球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在每个转会窗口,你都会看到你关注的球队迎来了一些新面孔,而同时,也会有一批球员离开球队,穿上别家球队的球衣。
站在俱乐部的角度讲,有些球员做出离队的决定是一个对大家都好的选择,因为一方面俱乐部确实不需要他,而他也需要找到一个新的球队来证明自己;或者球队庙小容不下大佛,把人卖了还能换一笔不菲的转会费,这样一来球员还能够到一个更大的舞台上证明自己,并获得更多的荣誉,显然这样的转会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但是事实上,这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能双赢的事情,事实证明圣父羽生晴树的win-win理论在哪个世界都没法通用。要知道,俱乐部与俱乐部之间的实力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极少数球员很忠诚,愿意从一而终地为一家俱乐部效力,在面对其他大俱乐部抛来的橄榄枝时,也能够做到不为所动,可以说,这样的球员值得我们尊敬。但更多的球员在得到豪门球队的邀请时却很难抵挡住这样的诱惑,毕竟人家能够给出更高的工资,球员也能够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并且拿到几座作为球员都会垂涎三尺的奖杯,这样的诱惑有谁能够抵挡的了?
但是作为小球队,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自己培养出来一个好球员并不容易,虽然豪门们会给他们一笔不菲的转会费,但是就算有了这笔钱,以他们的地位也很难吸引一个同等水平的球员来补上这个空缺。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这样的情形——球员想走,但是俱乐部不想放人。在这种情形下,有些球员就会使些小性子来和自己的俱乐部斗智斗勇,从而达到离开球队的作用。这次,我们就来总结下球员们为了离队而使出的“技能”。
1、罢训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这样的一个情节,跟着曹老板打短工的关二爷知道了大哥刘备的下落,就打算按照当初在土城经大将张辽为中介人签下的合同触发“解约条款”——一旦找到了刘备的下落,就带着二位嫂嫂去投奔,曹老板不得阻拦。而这时曹操事先听到了风声,和经纪人张辽一起躲在家里不见客,以为能够留下关羽,结果关二爷直接挂印封金走人了事,在路上还砍了曹老板的几员守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你永远别想留下一个去意已决的人。这个夏天我们听说过许多罢训的案例,比如之前罗霍想要离开里斯本竞技,而葡萄牙俱乐部不打算放人,结果阿根廷人就悍然罢训希望能够逼俱乐部妥协,而最终他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在之前,前圣徒后卫洛夫伦就因为希望能够转会红军而试图采取过罢训行为。
这样的行为现在看来简直越来越常见了。小编我记忆当中最早听说有球员为了转会罢训还是法国人马克莱莱,而事实上法国人一开始的本意并不是要离开,他只是想要一笔更高的薪水而已,要知道当时新加盟来到球队的贝克汉姆年薪是法国人的五倍。而皇马对于马克莱莱的罢训采取了零容忍的政策,他被银河战舰扫地出门,最后以2400万欧元的身价加盟蓝军切尔西。相信这件事之后,法国人对这个看脸的世界一定很绝望了。
而近年来,几乎每个转会窗都会有球员因为闹转会而罢训,比如厄齐尔之前就是以罢训威胁不莱梅,以达到转会皇马的目的,还有莫德里奇,当初在热刺时他为了转会来到皇马,拒绝与球队参加在美国的季前赛,直接飞回了克罗地亚,最后热刺不得不就范卖掉了他,而去年贝尔也是如此,他通过罢训向热刺逼宫,希望能够逃离白鹿巷。而这事当年小法在加盟巴萨之前也干过,还有前年夏天红军被热刺截胡的猎物邓普西也是如此。
还有个罢训的大神——前巴西国脚埃莫森,在罢训界这是个神仙级的人物——在他的职业生涯里,他一共完成过三次通过罢训逼俱乐部放人的“壮举”,当年在罗马时这货还玩出了花样——罗马马上就要进行季前集训时,他弄了张诊断证明,证明自己抑郁了……从而达到不和球队训练的目的。
罢训这件事对于球员来说是个大招,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轻易不要去用。一般来说,俱乐部方面肯定不敢把这样的球员放上球场,而同时把人扔预备队作为惩罚虽然解恨,但别忘了人家有合同在身的,一周好几万欧元打水漂玩,换谁都伤不起。所以只能避重就轻卖人折现。但是换个角度说,闹转会的前提是得有下家愿意要你,万一您老人家这边罢训了,下家却表示:“那个,我就是问个价,您别激动啊……”估计哭的就是你了。还有就是我上面说的那条——这个世界上肯定有宁可一周几万欧元打水漂,玩了命也要收拾你解恨的主教练,摊上了你也得认倒霉。
所以说,这个法子并非必胜法,之前里贝里就曾以罢训手段威胁拜仁,希望转会皇马,最后却不了了之。
2、罢赛
怎么说呢,其实罢训和罢赛并不分家,一般敢罢训的,再稍微壮点胆子就敢罢赛。反正人在河边走都湿了鞋,干脆索性下河洗个澡。万事开头难,头您都开了还怕啥?
之前在霍奇森刚刚接手红军利物浦的时候,中场大将马斯切拉诺就曾以罢赛来逼宫红军。那是英超第二轮利物浦做客对阵曼城的比赛,第一轮还兢兢业业代表红军出场迎战阿森纳的小马哥,干脆在第二场比赛中宣告罢工,那时的他在转会国米未果之后,一心想要加盟巴萨,而红军也因为他的罢工,在客场0-3惨败给了曼城。
当年曼联为了买下保加利亚前锋贝尔巴托夫时,与热刺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谈判。不过老爵爷弗格森倒是成竹在胸,因为他知道保加利亚人的心已经在老特拉福德了。保加利亚人在那个赛季初的几场联赛里拒绝为热刺出战,摆出了一副不惜鱼死网破的架势。这样一来弗格森才得以不温不火地拿出与北伦敦球队慢慢谈的态度,最后在转会窗口即将结束时拿下了潇洒哥。
如我一开始所说,为了转会进行的罢赛可以视作加强版的罢训。与罢训比这样的行为肯定是有成功率加成的,当然背后的风险也就更大。
3、不续约
博斯曼法案的推行对于一些想离队的球员来说简直是个福音。玩过FM的朋友都知道,合同只剩下一年的球员往往可以以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签下,因为一般俱乐部都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从而在球员合同还剩下两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就着手要续约了。因而还剩一年合同的球员,往往意味着他要在12个月之后以自由身走人,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俱乐部只好选择提早一年卖人套现。
比如说当年争议漫天的范佩西转会曼联,当时荷兰人的合同就剩一年了,温格只能把人卖掉,毕竟范大将军去意已决,就算留下,一年之后自由转会显然枪手损失更大。这个赛季的维尔马伦也是如此,不过可能更多的,还是阿森纳这边不想要比利时人了吧?
一般来说,球员不续约的原因有二,一是嫌新合同工资涨幅不高,双方没能就新合同达成一致;二是球员真的就铁了心想走。当年埃托奥属于后者,在巴萨时他的合同仅仅剩余一年且不愿续约,最后巴萨只能把他作为伊布转会的添头出手,以免落得人财两空。
这个法子比之前的罢训和罢赛比要高明的一点在于:就算俱乐部有骨气打死不放人,球员最多也就忍12个月就以自由身转会了,而且俱乐部一分钱拿不到——这样的结果显然是球队不希望看到的,所以想离队,看看自己的合同还有多久,要是不长的话……你懂的,而且你不必担心没有下家,要知道有个骑自行车的光头向来对这样的球员很感兴趣。
当然了,还是有愿意守你到合同到期的主儿,比如这个夏天加盟大拜仁的莱万多夫斯基,一年前他就确认不与多特续约了,结果大黄蜂硬是让波兰人把合同履行到了最后一刻。还有略伦特,去年他也是在与毕尔巴鄂竞技的合同到期之后才来到了老妇人尤文图斯。
今年夏天有许多球员都是以自由身离队的,比如萨尼亚、巴尔德斯、兰帕德、梅内、以及在世界杯上大放异彩的奥乔亚。他们当中有的很想留,有的早就想走。对于早就想走的那些人,我只能说:你们胜利了。
4、倒贴or求买断
之所以要把这两个法子归在一起,主要是因为:这两个路子都需要你未来下家的配合。
第一次听说有倒贴加盟的,好像还是小法当年加盟巴萨时,他拿出了自己的一部分工资付给阿森纳,来弥补两家俱乐部对于转会费问题上的差额。然后是今年的拉米,为了加盟AC米兰,法国人降薪+倒贴,实在是真爱。
至于买断,这个就有说法了。有些球员在与俱乐部签合同时会加一条解约条款,也就是说,当有俱乐部真的拿出了这笔钱,并且球员本人去意已决,球队必须无条件放人。好多球员都有这个条款,尤其是西班牙,不过他们的那个条款规定的金额有些高的不靠谱,比如博扬当年在巴萨时的合同违约金是6000万欧元,梅西是1.5亿欧元。
不过也有靠谱的,比如刚刚转会马竞的格里兹曼,他在皇家社会时合同违约金只有3000万欧元,于是当马竞掏出违约金砸人时,皇家社会只能选择放手。还有去年的格策,拜仁也是动用了这个条款才把人砸到了安联球场。还有近来传的沸沸扬扬的罗伊斯解约金事件,如果真是那么低的话,各家球队相信早就打得头破血流了。
动用违约金条款离队,操作性极其复杂:首先你得有个看得上你的下家,然后你的违约金不能高得离谱,这两点很关键,所以一般动用了这个条款的球员,往往都是有超人之能。
当然了,还有些别的路子,不过比较小众,小编我也没能找到合适的案例,不过我又想到了一个好(馊)主意来让球队放人离队,一来博诸位一笑,二来起到抛砖引玉之效,看看大家还能不能想到什么更好的主意。
无节操番外篇:喷队友&和主教练掐架
去民政局看看,夫妻之间闹离婚时,往往会把原因归为性格不合。这样说来的话,如果你把想离队的原因归为和队友(主教练)不合,是不是更能够成功逃离呢?
这个还是有先例的,比如说奥斯瓦尔多,今年冬天在租借加盟尤文之前,他曾经在南安普顿和队友大打出手,如果你记忆力够好,你会记得曾经在罗马时,他和拉梅拉也掐过。
还有巴洛特利,当年在曼城时,他被曝与主教练曼奇尼在训练场上大打出手。事情是真是假似乎还是个迷,不过结果是在那个月底,巴神就转会去AC米兰了。纳斯里当初在转会曼城之前,据路边社透露也称与温格爆发过剧烈的争吵。
当然了,作为主教练,如果你想让哪个球员走人,弗格森的飞靴事件值得参考。也许在那件事前,贝克汉姆还在犹豫要不要离队,但当他帅气的额头上多了那么一道疤时,相信九头牛也拉不会来他了。
范尼也是个不错的例子,在05-06赛季末,他曾与C罗在训练场上发生冲突,之后他就被卖到了皇马,不过说实话,就算没有这档子事,范尼的离队也是必然的。
上面的这几个案例仅供参考,因为背景条件和我们之前设定的有些许不同,不过还是可以借鉴。作为主教练,他们不希望自己的球队里有影响更衣室气氛的刺头存在,所以,看哪个队友老实就喷吧,打起来你就可以走了。不过你得想好,这样的行为会影响你的职业生涯的。不管怎么说,像半泽直树那种成天让上司们“土下座”的,一般都没啥好下场。